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活化”百年濮绸 振兴传统工艺 | AG真人 - AG真人娱乐游戏官网平台
联系电话 15137136020
  • 栏目幻灯一
  • 栏目幻灯二
  •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活化”百年濮绸 振兴传统工艺添加时间:2023-08-11

      盛夏之日,在濮院320创意广场6楼展厅,一系列工艺精美、泛着光泽的服装引人瞩目。一名织工正在一台木质手工织机前展示传统技艺。作为“江南四大名绸”之一的濮绸,穿越历史长河,如今再现昔日光彩。这是昨天上午,记者在濮绸非遗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看到的一幕。为更好传承和发展濮绸这一非遗项目,丝绸非遗项目专家和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濮院,研究濮绸文化,聚力打造更有内涵、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更具生命力、更可持续发展的时尚产业。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敏芳出席会议。

      “经过10多年努力摸索,我已逐步改造和复制了濮绸生产设备4台,第二批8台设备正在改造中。目前,每天濮绸产量有300多米。产量不大,但弥足珍贵。”振兴濮绸背后,藏着一个桐乡人默默钻研10多年的传承故事。研讨会上,万锦堂丝绸科技纺织公司董事长冯继延分享了他与濮绸的不解情缘。

      冯继延是土生土长的桐乡人,祖祖辈辈与丝绸打交道,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全省最大的丝绸公司工作。2010年起,冯继延开始对濮绸的保护和恢复做大量调研工作,收集记录濮绸历史记载和资料32万字,并于今年年初编制出版了《濮绸溯源》一书。冯继延直言要心无旁骛地将濮绸这项工艺发扬光大。

      2020年,桐乡成功入选省级蚕桑丝绸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名单。探究濮绸的保护和发展,有益于蚕桑丝绸文化更好的传承。

      对此,浙江理工大学国际丝绸学院教授、博导祝成炎认为,既要让濮绸传承人脱颖而出,也要充分发掘濮绸从原材料选择、缫丝到成品各个环节工艺的特色,还要建立专门的工作站点,促成产业化发展。

      在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总编室主任、研究员颜越虎看来,濮绸是濮院乃至桐乡鲜明的文化符号。濮绸的保护、恢复、发展,是发展地域文化的重要举措。

      围绕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人才的培育和引入,以及非遗产品的活化展示等内容,全国中文核心刊物《丝绸》杂志社社长李启正、原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俞志达、《浙江通志·蚕桑丝绸专志》主编李琴生和嘉兴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晓初一一献计献策,为建立有利于濮绸非遗保护传承的生态系统提供智力支撑。

      从宋元时代的一根丝线,到如今的一根纱线,传承与创新是永恒不变的发展主旋律。会议指出,桐乡将列出研究课题,充分借鉴和吸纳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为下一步工作明确方向和路径。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作为牵头单位,要进一步建立机制、组织专班,做好濮绸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委政府将推动非遗的活态展览展示和学术成果的取得,大力支持非遗项目市场化和产业化,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桐乡文化力量。

      促进濮绸织造工艺的孵化、转化和振兴,是濮院发挥时尚小镇产业特色和优势的题中之义。“当前,濮院正处于产业、市场、旅游、文化协同发展的叠加机遇期,面对过去与未来的接替、承续和更新,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重新缔造濮绸昔日的辉煌,使之成为时尚小镇的文化标签与特色符号。”濮院镇委书记苏伟明表示。

      目前,桐乡已拥有1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桐乡蚕桑习俗)、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含山轧蚕花、高杆船技以及蓝印花布印染技艺)、2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兴市级以上、省级、国家级名录项目数量在嘉兴各县市区中居首位。AG真人 AG平台AG真人 AG平台AG真人 AG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