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不少优秀的神经科学研究实验室。这些年我也常看到中国科学家发布前沿的神经研究报告。”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梅·布莱特·莫索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她已感受到上海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速度与深度。
梅·布莱特·莫索尔和爱德华·莫索尔是研究神经科学的专家。2014年,他们因和约翰·奥基夫共同发现“大脑导航”——网格细胞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两位也成为历史上第四对共同获得诺奖的“夫妻档”。
“近年来我们实验室招收了不少优秀的中国学生,感受到更多中国青年的科研实力。”记者了解到,爱德华·莫索尔每年定期至上海进行科学研究、药物研发与人才培养工作。
科创中心建设不只需要科研硬件实力,还需要优质的科研软环境。在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看来,此次“跨界”的论坛分享可谓是增强沟通、激发年轻人科研热情、拓展科研活力的途径。“除此之外,我们打造科创城市还需要赋能于年轻科学家,给他们独立、自由的科研环境与经费支持。”
顶着带卷的“爆炸头”,2016年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华人学者余金权在参与主题演讲的科学家们中十分显眼。
36年前,16岁的余金权至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就读。在沪取得本科、研究生学位后,他在国内做了一段时间研究,并最终到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继续深造,研究化学专业。
科学界有句名言——“碳氢键活化是有机化学中的圣杯”。余金权就是通过惰性C-H键的选择性活化和官能团化研究,摘取了化学圣杯的科学家。“简单来说,这一研究会将部分小分子药物合成的过程缩短。以前需走7步的路现在只需2步即可走完。”余金权说,别看这缩短的5步,这将大幅缩短靶向AG真人 AG平台药、抗癌药的研发周期。他也因此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在会场的不少学者也看好他,认为他有望成为诺奖“候选人”。
回顾科研过程,他坦言也多次陷入过困境,也曾经历论文被拒稿、实验经费捉襟见肘等险境。但这些都没有让余金权放弃。“在本次会议上,很多科学家提到运气AG真人 AG平台是成为杰出科学家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有时候没有前期对科研的坚持,你等不到运气。”谈起现在国内的科研环境,余金权说:“很羡慕如今国内的青年学生。他们通过网络可获取更多前沿资讯。”他回忆说,在他读本科期间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可用。“现在截然不同了。上海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AG真人 AG平台展变化,不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文化交流软环境也在提升。”在他看来,各式各样的人才“凑起来”才会有机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