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水行业的实战经验资料,经过一线市场血与火的洗礼,实践过程中的层层考验,终成的实践操作结晶!
活性碳,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含碳材料制成,内部孔隙结构发达,因为它的微孔直径大多在2~50nm之间。
所以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碳,也有着巨大的表面积,差不多每克活性碳的表面积为500~1500m2,凭借着这个特点,活性碳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催化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因为制造方法、原料来源、形状外观和应用场合的不同,活性碳的分类也有很多种。
但中国国家标准将活性碳主要按照两部分进行分类:一部分按照制造中使用的原材料;另一部分按照制造中使用的原材料及对应的产品形状组合分类。
按照制造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活性碳主要分为4类,其中这4类又按照形状可分为16种类型。
针对于不同类型的活性碳,国家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主要考核的标准如下:水分、灰分、碘吸附值、表观密度、粒度分布、均匀系数等等,各个数值都是对活性碳吸附力的作用指标。
根据包装容器中活性碳的重量,水分要求低于8%,柱状要求低于3%。但是如果由于供应商在难以控制的运输条件下,水分含量可能会出现小幅度的增加,这个时候可以酌情考量。
灰分是衡量活性碳原料选择优劣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原料中的灰分含量就算只有1%,那么生产出的活性碳中灰分含量就可能会达到10%,而活性碳的标准要求灰分必须少于10%。
因为灰分主要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钙镁、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等等,会影响到活性碳的吸附能力。
碘吸附值是活性碳对小分子杂质吸附能力的表现,它的数值直接表示活性碳的大于1.0nm微孔的发达程度。比如优秀的活性碳,1g便可以吸附1000~1400mg的碘配制溶液当中的碘值。
顾名思义,活性碳的堆积密度就是把活性碳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像是柱状活性碳的堆积密度要求在0.35~0.55g/cm3之间。
活性碳的比表面积包括外表面积+内表面积,相比较于内表面积,外表面积占比极小。一般情况下活性碳的比表面积越大,就代表吸附能力越强。像是木质、椰壳类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需要不小于900m2/g。
除此之外,PH值、强度、丁烷值、糖蜜值、亚甲蓝、磨损值等都是共同衡量活性炭的指标,有需求的人在选产品时一定要仔细分析。
目前椰壳活性碳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除氯、除藻,用于炭浆法提取黄金及其他贵重金属的提取方面效果很好的一种活性炭。椰壳活性碳也可以用于饮料、制酒、电子、化工、制药等高纯水的制备。
椰壳活性碳常用粒径有0.5-1mm,1-2mm,2-4mm,饮用水净化选用小粒径的椰壳活性碳,但是流速较低,污水或者循环水净化则选用大粒径的椰壳活性碳,流速高。
椰壳活性碳的原料选用椰子壳,采用物理法碳化后活化而成,椰壳活性碳具有比表面积大、强度高、粒度均匀、孔隙结构发达等特点。AG真人 AG平台AG真人 AG平台AG真人 AG平台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