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启动,大型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权实现了“明码标价”。但专家认为,要有效促进碳减排,它还有机制设计和执行挑战需要克服。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一个明确的全国碳价首次浮出水面,并将适用于碳市场目前所覆盖的电力行业企业。
先是今年2月全国碳市场总体监管框架《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生效,紧接着5月份又发布了排放权登记、交易和结算管理规则。至此,全国大型碳排放企业之间开展碳排放配额交易的关键构件都已具备。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内(针对2019年到2020年的碳排放),碳市场覆盖了全国2162个电力企业,涉及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过40亿吨。
坊间对于新的全国碳市场中的碳价走势有颇多猜测,从不到38元/吨到49元/吨不等。开市当天,碳配额以48元/吨开盘,报收于52.8元/吨,日涨幅达到了10%的上限。头两周共交易碳排放配额约600万吨,市值约3亿元。截至8月5日,交易价格维持在53元/吨到59元/吨区间。
这表明,碳价在电力企业等主要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之内。开市当天的交易因为了配合碳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及北京和武汉的启动活动而经过提前部署。一些观察人士因此谨慎地认为,不能将首日交易价格视作第一个履约期内总体价格水平的信号。如果未来几个月供大于求日益明显,那么价格在年底之前有可能下降。
毫无疑问,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是中国朝着发挥碳价的预期作用——降低碳排放这个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不过,与大多数碳定价系统一样,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也将是一个“边做边学”的过程。交易开始之后,碳市场将面对的一些潜在挑战包括:
六月下旬,就在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地筹备推出碳排放交易时,某些企业的碳排放数据准确性问题通过地方政府的曝光而引发关注。这凸显出加强市场监管并完善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MRV)方面的规则和处罚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支撑市场运行的数据是真实可信的。
从根据碳强度分配排放配额转变为设置碳排放总量绝对上限的做法日益被认为是提升碳市场有效性的重要一步。这将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以及在接下来几年中将要加入碳市场的其他工业部门开展低碳转型。
除了碳市场内的重点排放单位之外,机构者等其它主体也期待能参与碳市场。另外,监管机构可以探索提供其他、多样的交易产品,以增进市场流动性。
碳市场与电力市场改革、用能权交易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交易等其他相关领域政策之间保持协调十分重要。如果要让碳价发挥其预期作用,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降低排放,那么就要保证其他政策不会抵消碳价的正面效应,而是应该与之协调互补。
碳市场从地方试点走向全国统一市场的下一步路线图和方法还需要扎实的阶段性里程碑。
从减排的角度来看,重点在于明白现阶段哪些是这个市场能做到的,哪些是这个市场不能做到的。由于碳市场框架下,排放配额的分配是基于电力生产的碳强度,而不是企业的总体碳排放量,所以目前的碳市场所创造的关键激励在于提高发电的效率。已经有人指出,这致使我们错失了用碳市场激励电力系统从煤炭转向可再生能源的机会。
即便如此,在短期内,提高煤电企业效率仍具有大幅降低碳排放的潜力。中央政府早在“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年—2010年)便有意识地引入煤电“上大关小”政策。虽然这一政策实现了一些效率的提升,但中国现在正在运行的煤电机组中仍有大约60%是低效的亚临界机组,其装机量占煤电总装机量的约44%。
如果目前所有由300兆瓦发电机组生产的电能都改由600兆瓦机组生产,平均就可以降低19%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全部换成1000兆瓦机组生产,则平均减排量达到26%。在中国这样一个发电行业每年排放50亿吨二氧化碳的经济体中,这些潜在的减排量不可谓不可观。当然,这些减排虽然纸面上存在技术可能性,但要落实起来仍然存在很多阻碍,包括跨区域的电网连接限制以及针对小机组的发电小时数保障。
另一个阻碍碳市场全面发挥其减排潜力的因素是小型发电机组和大型发电机组获得免费配额的基准不同。在欧盟,电厂免费排放配额分配根据的是覆盖全行业的单一标准。在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初,300兆瓦及以下发电机组获得免费排放配额的基准线(以发电过程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比更大的发电机组低10%。虽然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碳市场鼓励淘汰低效机组的作用,但这一措施背后有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考虑。小机组在中国境内的分布并不均衡,而是集中在某些地区。在东北的黑龙江以及西南的云南,装机中有一半均来自小型发电机组,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下马小机组将对这些省份的电力供应乃至地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这样的地方,小机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在齐齐哈尔,三分之二的电力供应来自20世纪80年代上线兆瓦的亚临界机组。齐齐哈尔是哈尔滨西北部的一个老工业基地,其电力基础设施升级投入落后于中国其他地区。距离齐齐哈尔最近的特高压输电线公里以外的内蒙古。要降低碳市场给当地经济带来冲击的风险,就要对齐齐哈尔这样的煤电城市提供更多支持。
好消息是,碳市场目前风头正劲,也获得了政治上的大力支持,因此,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推出一些更有抱负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该体系的有效性。这一领域的专家一直在积极研究对碳市场的设计进行完善,包括改变现在基于碳强度的配额,转而考虑针对控排企业的排放总量设定上限;将钢铁、铝、水泥、化工等行业纳入碳市场;通过国务院条例增加法规的执行力;以及加强对排放监测和报告的监督管理。另外,围绕“公平转型”(just transition)的讨论也在中国逐渐兴起。政策制定者在权衡探讨不同的融资渠道选项以减轻依赖煤炭的地区在转型过程中受到的不可避免的经济影响。如果接下来的几年中,这些机遇可以变为现实,那么碳价有望如预期那样在中国的碳减排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碳市场成立已经将近两年,目前总体情况如何?累计成交量2.38亿吨,AG真人 AG平台累计成交额109.1亿元。这是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配额的累计交易数据。在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
生态环境部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介绍,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各项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维护市场诚信、公平、透明。一方面,社会各界对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高度期待,另一方面,建设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启全国温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7月3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企业2022年度碳排放履约情况的公告,试点纳入企业共145家,完成履约企业145家,履约率100%。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企业2022年度碳排放履约情况的公告根据《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津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7月7日,生态环境部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据本办法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活动,申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可以依据本办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7日,生态环境部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据本办法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活动,申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可以依据本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3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企业2022年度碳排放履约情况的公告,试点纳入企业共145家,完成履约企业145家,履约率100%。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企业2022年度碳排放履约情况的公告根据《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6月30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本市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告,通知显示,本次有偿竞价发放的碳排放配额数量为150万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告通告〔2023〕18号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京政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AG真人 AG平台6月30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本市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告,通知显示,本次有偿竞价发放的碳排放配额数量为150万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告通告〔2023〕18号根据《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京政发
6月1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处罚决定书京环境监察罚字〔2023〕15号,北京京禹顺环保有限公司涉嫌超出配额许可范围进行排放并且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碳排放履约。依据《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第四条的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决定如下:责令两个月内履
湖北省司法厅发布关于征求《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草案送审稿)》意见建议的公告,以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规范碳排放权交易活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实现。详情如下:关于征求《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草案送审稿)》意见
湖北省司法厅发布关于征求《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草案送审稿)》意见建议的公告,以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规范碳排放权交易活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实现。详情如下:关于征求《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草案送审稿)》意见
在7月12日开展的重庆市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市碳强度累计下降21.9%,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9.4%,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碳排放指标4139万吨、8.76亿元。近年来,重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由生态环境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7月12日在陕西西安举办。在此次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我国建立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3年6月30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7亿吨,累计成交额109.12亿元,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郭芳说,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
当前,碳排放权交易等碳定价机制正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推广和发展。我国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作为以市场化机制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并于2021年7月16日,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开启了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纳入2162家发电企业(含自备
一、2022年碳市场发展综述1、全球碳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全球总交易规模达到8650亿欧元(约合6.3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全球碳市场交易额连续第六年增长。欧盟碳市场的交易额仍然占主要部分,达到87%。碳价水平方面,俄乌冲突的爆发引起的能源安全问题、REPowerEU计划的推出等引起了欧盟碳价的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碳市场成立已经将近两年,目前总体情况如何?累计成交量2.38亿吨,累计成交额109.1亿元。这是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配额的累计交易数据。在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
国内CCER新项目暂停审批六年后,2023年频频传来市场即将重启的消息。近日,业内期盼已久的CCER重启终于迈出关键性一步。7月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据了解,《管理办法》由生态环境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对2012版的
CCER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于7月7日正式发布。我大概对比了一下,核心条款于之前的内部征求意见稿没有大的差别。关于内容的分析及对碳市场的影响我在之前文章CCER重启叕刷屏,这次有什么更新?已经分析了,想看的可以直接点击观看。我今天主要来讲讲这个办法核心中的核心:第十五条【减排量范围】讲的是个啥
近日,备受瞩目的CCER(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重启之声再度喧嚣。各方普遍看好CCER重启后万亿碳市场的这块“蛋糕”,尽管顶层文件尚未出台,但相关活动同比大幅攀升。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寇春燕提醒,想参与碳市场的企业主体,应当充分识别参与碳相关活动中的法律风险。例如,重点排放企业,在
如之前的文章所说,CCER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于昨天正式发布。我大概对比了一下,核心条款于之前的内部征求意见稿没有大的差别。关于内容的分析及对碳市场的影响我在之前文章CCER重启叕刷屏,这次有什么更新?已经分析了,想看的可以直接点击观看。我今天主要来讲讲这个办法核心中的核心:第十五条【减排量
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进一步规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生态环境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编制形成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进一步规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生态环境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编制形成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一、2022年碳市场发展综述1、全球碳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全球总交易规模达到8650亿欧元(约合6.3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全球碳市场交易额连续第六年增长。欧盟碳市场的交易额仍然占主要部分,达到87%。碳价水平方面,俄乌冲突的爆发引起的能源安全问题、REPowerEU计划的推出等引起了欧盟碳价的
超材料——从工程化材料到工程材料作为材料科学领域前沿方向之一,超材料在过去20年中经历了蓬勃发展。时至今日,超材料已扩展到包括电磁学在内,覆盖光学、力学、热学和声学等多领域的一大类具有超常、高性能的人工材料系统。伦敦帝国理工学院JohnPendry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周济教授发表主
为了推动个人和家庭领域的节能,多地正在探索新的节能方式,开展“个人碳账户”的探索。江苏苏州一小区的150多户家庭,每户安装了集光伏、储能、直流用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系统。和常见的屋顶光伏不同的是,这里的光伏发出的直流电不并网,而是直接用于户用的空调、电动汽车充电等用途。
CCUS技术是实现大规模碳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在长期减排和深度脱碳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其中,碳捕集吸收剂是CCUS的技术核心。7月2日,公司在浙江大学组织召开碳捕集吸收剂成果鉴定会,专家组一致认为同兴环保自主研发的TX-1吸收剂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公司总经理郑勇,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叶煌及相关技
中国石化30日宣布,公司旗下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这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中国石化新星公司总经理刘世良说,项目产出氢气纯度达99.9%,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制氢,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线路、电解水制氢、氢气储输、公用工程及配套辅助生产设施,电解水制
6月26日11时,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项目5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全容量并网。据悉,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项目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总约38亿元,主要建设项目包括62万千瓦制氢光伏项目,2座制氢规模共计2万标方/小时的光伏制氢厂、2座加氢规模合计达4000公斤/天加氢站,以
近日,从长庆油田采油二厂获悉,该厂西233区页岩油二氧化碳吞吐补能试验顺利完成第一轮工作量,累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12000吨,“变碳为宝”“入地驱油”举措成为推动该厂走向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试金石”。陇东长7页岩油油藏储层致密,依靠常规注水开发难以见效,而准自然能量的开发方式一次采收率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项目50万千瓦光伏顺利通过宁夏电网调控中心最大出力测试,确认项目已全容量并网,这标志着全国首个与化工、交通多场景一体化协同耦合的商业化可再生氢项目,以及全国首个集制、储、加、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宁东可
国华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项目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绿氢路线日,世界经济论坛在于天津举办的第14届新领军者年会上,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和埃森哲共同发布了《中国绿色氢能发展路线图》(以下简称“报告”)。绿色氢能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路线图是“加速清洁氢倡议”在中国的落地探索,为中国绿色氢能发展提供行动方案,助力中国实现绿色氢能